钢琴别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1611|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Rachmaninov Piano Music Collection/拉赫玛尼诺夫 钢琴作品集合【PD...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9-9 00:11: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齐少凡 于 2013-9-17 09:23 编辑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俄文:Сергей Васильевич Рахманинов;英文:Sergei·Vassilievitch·Rachmaninoff,1873年4月1日-1943年3月28日),生于俄罗斯二十世纪世界重要的古典音乐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毕业于莫斯科音乐学院;他的创作中深受柴科夫斯基影响,有深厚的民族音乐基础,旋律丰富,擅长史诗式壮阔的音乐风格;主要作品有第二、三钢琴协奏曲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二十四首前奏曲音画练习曲,歌剧《阿莱科》、《利米尼的法兰契斯卡》和第二交响曲、管弦乐“死岛”、等。

拉赫玛尼诺夫第一钢琴协奏曲:http://pianopaper.net/piano/foru ... C%E8%AF%BA%E5%A4%AB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6-8-3 17:14:59 | 只看该作者
高能十八变奏,普列特涅夫和阿巴多版本,美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3-9-9 02:30:29 | 只看该作者
幻想小品集 Fantasy Op.3
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作品在近代音乐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他的钢琴曲有着明显的俄罗斯风格,其中天门的旋律,独特的钢琴节奏及音色开拓了钢琴新的境地。这部钢琴《幻想小品集》Fantasy Op.3 创作于他毕业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892年,其中包括五首各自独立并无联系的小品。他将这个曲集呈献给了他在莫斯科音乐学院时的作曲老师安东·阿连斯基。
1. 悲歌 Elégie ,乐曲采用三部曲式,曲中充满了由于的旋律。第一段用降e小调,由左手的分解和弦开始,右手是下行音阶式的旋律。中段转快活地,在右手和弦的伴奏下,低声部呈现降G大调旋律,不久旋律移到高声部,并逐渐增强形成高潮。随后,经过短暂的华彩段而进入第一段的再现。结尾有三连音的三度和弦的强奏,然后有力地结束乐曲。
2. 前奏曲 Prélude ,全曲集中最著名的作品,作于1892年,同年在莫斯科首演,并由作者亲自演奏。本曲后由作者本人改编为两架钢琴演奏的二重钢琴曲。后人又将其改编为管弦乐曲等其他器乐形式。本曲的主题被后人誉为拉赫玛尼诺夫的“命运主题”。
乐曲采用复三部曲式,升c小调,速度徐缓,4/4拍。第一部分的主要主题即所谓的 “命运主题”, 庄重而有力。以慢板起奏的三个音坚定而沉着,带有宣叙调特点, 接着转为行板, 在较高的音区发出如众赞歌的乐声(片段1)。 据说这一主题是作者受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钟声的启发而写成的。这一主题确实能够使人联想到悠远的钟声和教堂中此起彼伏的祈祷般的颂歌声,其中充满了庄严肃穆的情绪。乐曲的中间部转至关系大调(E大调)上,呈示出抒情性的主题,采用较快的快板, 洋溢着幻想般的激情。随后,钢琴又用较强的力度再现开始部分的主要主题,饱满而坚定的音响处理使乐曲显得更为庄重。乐曲最后用渐弱的方式表现钟声随风飘去,渐飘渐远,在宁静的气氛中结束全曲。
3. 旋律 Mélodie ,这是一首抒情的乐曲,E大调,三部曲式。第一段先以右手奏出和弦节奏,左手呈示柔和徐缓的旋律。这段旋律经过发展变化后,用八度重复。中段转降A大调,是由第一段的主题衍生出来的新旋律,右手以断奏的半音阶上行修饰。不久又回到E大调进行发展。最后是第一段的主题再现。
4. 小丑 Polichinelle ,首先出现的是描写小丑动作的动机,力度变化明显,两个声部采用反向进行,音乐形象非常滑稽。之后出现第一段的主题旋律,这段旋律在加入喜气洋洋上下来回的音型中,扩展成华丽的乐段,而在单音连奏犹如中段的节奏中结束第一段。中段转升f小调,情绪激动,高音装饰成分解和弦,逐渐呈示出激烈的表情,然后再现第一段。
5. 小夜曲 Sérénade ,乐曲一开始首先是行板的导入部,之后奏出主题动机。其中有曼陀铃和吉他音型的模仿,清淡的和弦到处可见。第一部分转为圆舞曲速度,当节奏也成为圆舞曲形式后,出现圆舞曲主题,随后模仿夜莺叫声的音型清晰出现。中间部分的音型是非常明显的新的圆舞曲的主题呈现,很少对比。之后再现第一段的圆舞曲结束全曲。
拉赫玛尼诺夫 Op. 3 No. 2 升C小调前奏曲 (吉列尔斯演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3-9-9 02:27:52 | 只看该作者
《十三首前奏曲》13 Preludes Op.32
作于1910年,13首分别为:
1.活泼的快板,C大调,以机械性三连音符为中心,旋律大多以半音阶进行,和弦却采用全音阶。
2.小快板,降b小调,淡淡的主题,以形形色色的速度变化制造不同的音色。
3.活泼的快板,E大调,描绘民众集会的场景。
4.灿烂的快板,e小调,三段体。第一段先以八度奏鼓号曲乐念,加入快速三连音符乐念后两者追逐。中间部为广板,古俄罗斯叙事曲的旋律。第三段重现第一段,突进为尽可能的急板后,以轻快终止。
5.中板,G大调,在分散和弦上流动细腻的音型。
6.热情的快板,f小调,先呈现热情的主题,然后进入华丽风格。
7.中板,F大调,三段体。第一段以进行曲的乐念始,中间部为轻快地。
8.轻快地,a小调,有导入部,然后轻松活泼地进行。
9.中庸的快板,A大调。先以低音八度奏出旋律,高音以修饰形态进行,中间把旋律移至高音域,结尾变成轻快。
10.广板,b小调,三段体。第一段浸透浪漫气质,稍为更快的小结尾后转入中间部,有互为对照和弦效果。第三段再现第一段后有长大的华彩。
11.小快板,B大调,有玛祖卡舞曲风格。
12.快板,升g小调。第一部分右手弹分散和弦,中音域有流畅的旋律。中间部左手奏分散和弦,右手奏新的旋律,练习曲风格。
13.极缓板,降D大调,三段体。第一段庄严的主题在厚重的和弦中进行,中间中为A大调,转慢,右手为抒情旋律,用快板提示主题。变为轻快后转升C小调,回到第一段主题而结束。
拉赫玛尼诺夫 Op. 32 No. 11 B大调前奏曲: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3-9-9 02:24:57 | 只看该作者
10首前奏曲 10 Preludes Op.23
拉赫玛尼诺夫一生共创作了26首题为“前奏曲”的钢琴作品,是他众多钢琴作品中最为重要的一组作品之一。其中包括最著名的Op.3-2、Op.23的十首、Op.32的十三首,以及无编号的两首。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大都苍凉沉郁,小调多于大调;但在不同时期写的这些前奏曲中,却严格遵循巴赫和肖邦的传统,除了无编号的两首前奏曲外,其余二十四首曲子恰好平均分布在大小二十四个不同的调上。
《十首前奏曲》10 Preludes Op.23 ,作于1901年,这十首分别为:
1.广板,升f小调,左手为分散和弦的伴奏,右手奏悲哀的曲调。
2.庄严地,降B大调,描述俄罗斯节庆气氛,三段体。第一段以强有力的六连音符琶音为伴奏,右手奏激烈的主题。中间部为装饰要素,中间部的终结插入华彩后回到快速的终结部。
3.小步舞曲速度,d小调,中间部分为华彩。
4.如歌的行板,D大调,三段体夜曲风格。
5.进行曲速度,g小调,中间部速度转慢,转为G大调。
6.行板,降E大调,幻想风格。左手在快速的16分音符伴奏下,右手用和弦处理热情的旋律。
7.快板,C大调,在快速变化中进行。
8.活泼的快板,降A大调,在16分音符分散和弦流动中,装饰成华丽风格。
9.急板,降e小调,以左手分散和弦及右手三度和弦的半音阶运动组成。
10.广板,降E大调,三段体。第一段以右手和弦始,反复中左手奏宁静的旋律。中间部速度稍快,以钢琴和弦效果为主体发展。

沈文裕演奏拉赫玛尼诺夫G小调前奏曲 Op.23 No.5 Prelude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3-9-9 02:17: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齐少凡 于 2013-9-9 02:54 编辑

D小調第一號鋼琴奏鳴曲
Piano Sonata No. 1, Op. 28, is a piano sonata in D minor by Sergei Rachmaninoff, completed in 1908.[1] It is the first of three "Dresden pieces", along with Symphony No. 2 and part of an opera, which were composed in the quiet city of Dresden, Germany.[2] It was originally inspired by Goethe's tragic play, Faust, and although Rachmaninoff abandoned the idea soon after beginning composition, traces of this influence can still be found.[1] After numerous revisions and substantial cuts made at the advice of his colleagues, he completed it on April 11, 1908. Konstantin Igumnov gave the premiere in Moscow on October 17, 1908. It received a lukewarm response there, and remains one of the more underperformed of Rachmaninoff's works.
It has three movements,[3] and takes about 35 minutes to perform.[4] The sonata is structured like a typical Classical sonata, with fast movements surrounding a slower, more tender second movement. The movements feature sprawling themes and ambitious climaxes within their own structure, all the while building towards a prodigious culmination. Although this first sonata is a substantial and comprehensive work, its successor, Piano Sonata No. 2 (Op. 36), written only five years later, became the better-regarded and more enduring work.

In November 1906, Rachmaninoff, with his wife and daughter, moved to Dresden primarily to compose a second symphony to diffuse the critical failure of his first symphony, but also to escape the distractions of Moscow.[2] There they lived a quiet life, as he wrote in a letter, "We live here like hermits: we see nobody, we know nobody, and we go nowhere. I work a great deal,"[5] but even without distraction he had considerable difficulty in composing his first piano sonata, especially concerning its form.[2] The original idea for it was to be aprogram sonata based on the main characters of the tragic play Faust by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Faust, Gretchen, and Mephistopheles,[1] and indeed it nearly parallels Franz Liszt's own Faust Symphony which is made of three movements which reflect those characters.[2] However, the idea was abandoned shortly after composition began, although the theme is still clear in the final version.[1]
Rachmaninoff enlisted the help of Nikita Morozov, one of his classmates from Anton Arensky's class back in the Moscow Conservatory, to discuss how the sonata rondo formapplied to his sprawling work. At this time he was invited, along with Alexander Glazunov, Nikolai Rimsky-Korsakov, Alexander Scriabin, and Fyodor Chaliapin, to a concert in Paristhe following spring held by Sergei Diaghilev to soothe France–Russia relations, although Diaghilev hated his music.[6] Begrudgingly Rachmaninoff decided to attend only for the money, since he would have preferred to spend time on this and his Symphony No. 2 (his opera project, Monna Vanna, had been dropped).[7] Writing to Morozov before he left in May 1907, he expressed his doubt in the musicality of the sonata and deprecated its length, even though at this time he had completed only the second movement.[5]
On returning to his Ivanovka estate from the Paris concert, he stopped in Moscow to perform an early version of the sonata to contemporaries Nikolai Medtner, Georgy Catoire,Konstantin Igumnov, and Lev Conus.[5] With their input, he shortened the original 45-minute long piece to around 35 minutes.[2] He completed the work on April 11, 1908. Igumnov gave the premiere of the sonata on October 17, 1908, in Moscow, and he gave the first performance of the work in Berlin and Leipzig as well, although Rachmaninoff missed all three of these performances.[8]


The piece is structured as a typical sonata in the Classical period: the first movement is a long Allegro moderato(moderately quick), the second a Lento (very slow), and the third an Allegro molto (very fast).[3]
  • Allegro moderatoThe substantial first movement Allegro moderato presents most of the thematic material and motifs revisited in the later movements.Juxtaposed in the intro is a motif revisited throughout the movement: a quiet, questioning fifth answered by a defiant authentic cadence, followed by a solemn chord progression. This densely thematic expression is taken to represent the turmoil of Faust's mind.[9][10]
  • LentoAlthough the shortest in length and performance time, the second movement Lento provides technical difficulty in following long melodic lines, navigating multiple overlapping voices, and coherently performing the detailed climax, which includes a small cadenza.
  • Allegro moltoEnding the sonata is the furious third movement Allegro molto. Lacking significant thematic content, the movement serves rather to exploit the piano's character, not without expense of sonority. The very first measures of the first movement are revisited, and then dissolves into the enormous climax, a tour de force replete with full-bodied, masculine chords typical of Rachmaninoff, which decisively ends the piece in D minor.
    第三乐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3-9-9 02:04:05 | 只看该作者
降B小調第二號鋼琴奏鳴曲

降B小調第二號鋼琴奏鳴曲拉赫曼尼諾夫發表於1913年的作品,於1931年修改後再次出版,並註明“由作者修改並精簡的新版本”。 此作品包含三個樂章:
  • Allegro agitato
  • Non allegro
  • Allegro molto
其中第二與第三樂章,中間並不間斷接連演奏。
最初原版本的演奏時間約25分鐘,刪減後的第二版約19分鐘。 1940年時,鋼琴家霍洛維茲在獲得作曲家本人的同意之下,融合了兩個版本,為此奏鳴曲增添第三種版本。包含霍洛維茲本人與某些鋼琴家如Ruth LaredoHélène Grimaud,都採用這個版本演奏。混合版的演奏時間約22分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3-9-9 01:59:08 | 只看该作者

鋼琴三重奏曲第2號d小調,作品9,「悲傷三重奏曲」

柴可夫斯基是拉赫瑪尼諾夫最尊敬的大作曲家,而這位大他33歲的大前輩,也很欣賞拉赫瑪尼諾夫的才能。1886年4月柴可夫斯基的「曼夫烈特交響曲」首演,當年此曲的樂譜一發售,拉赫瑪尼諾夫馬上把他改編為鋼琴聯彈譜。1893年,拉赫瑪尼諾夫還把他「為兩台鋼琴的組曲第1號作品5」呈獻給柴可夫斯基。當年秋天,要赴聖彼得堡首演「交響曲第6號悲愴」的柴可夫斯基,與在基輔指揮歌劇「阿雷可」的拉赫瑪尼諾夫碰面,握手互祝成功,沒想到這就成為兩人之永別。

這首「悲傷三重奏曲第2號」,是拉赫瑪尼諾夫接到訃聞的11月6日到12月15日之間寫成的痛哭的音樂。跟柴可夫斯基呈獻給親友尼古萊‧魯賓斯坦的「鋼琴三重奏曲a小調作品50」一樣,附有副題「一位偉大藝術家之回憶」。首演是1894年2月12日在莫斯科,作曲者本人擔任鋼琴。此曲在作曲動機、全曲結構上,都被認為是柴可夫斯基a小調鋼琴三重奏曲的姐妹作。

此曲後來由澳洲鋼琴家Alan Kogosowski  改編為鋼琴協奏曲「悲傷協奏曲d小調,作品9b」。

全曲有3個樂章:

第1樂章:中板─中庸的快板(Moderato-Allegro moderato),d小調,奏鳴曲式。

這是一首安魂曲。鋼琴反覆奏出半音階的下降樂句,開始相當長的序奏部分。這鋼琴樂句,像是送葬行列的沉重步伐。中板,緩慢的腳步!大提琴在鋼琴伴奏上唱出悲歌,小提琴接下去。音樂就這樣,在鋼琴伴奏上,大提琴與小提琴有一搭沒一搭的對話下去。悲傷的情緒非常激烈,顯得有點失落、絕望,當時20歲的作曲者甚至有些掙扎、自暴自棄,不知要如何安排這氣憤情緒。音樂一下沉靜、一下高昂,一下懷舊,變化多端,顯得心情起伏不定。

高昂的心情定下來後,進入中庸的快板。這是呈示部,比較活潑的第1主題出現。這主題自序奏部的主題衍生而來,其動機也是下降音形。鋼琴強調這動機。不久,弦樂器奏出急促的旋律,鋼琴提出以和弦為主的第2主題。在開展部主要開展第1主題的下降音形動機。到再現部,先再現序奏部的主題,但這一次由弦樂器擔任伴奏,鋼琴奏出主題旋律。然後再現第1主題與第2主題,最後在尾聲部回顧第1主題後結束第1樂章。

這樂章與其說是悼念的祈禱音樂,還不如說是唱出留在現世的人們的悲痛,音樂一直反覆第1主題下降音形動機,那無止境唱下去的旋律很美。


第2樂章:以變奏曲風格(quasi variazione),F大調,變奏曲式

鋼琴提出變奏曲主題。行板(Andante)。這主題取自拉赫瑪尼諾夫管弦樂幻想曲『岩石』(作品7)。柴可夫斯基非常喜歡這首1893譜寫的曲子,他們兩人約定於次年1月,在聖彼得堡由柴可夫斯基指揮首演。不料柴可夫斯基急逝,未能履約。拉赫瑪尼諾夫回憶柴可夫斯基,把故人喜歡的曲子旋律,用來當變奏樂章的主題。

主題之後是6段變奏,拉赫瑪尼諾夫對柴可夫斯基之思念,以各種方式表露,感情搖擺得很複雜。最後是很長的尾聲部,有深刻悲哀與沉重感情。

第1變奏:快板(Allegro)。主題先是在小提琴上,然後移到大提琴。鋼琴只擔任伴奏。情緒較為活潑。

第2變奏:緩板(Lent)。只由鋼琴演奏的變奏,氣氛又陷入沉思中。

第3變奏:詼諧的快板(Allegro scherzando)。鋼琴在高音部彈奏16音符的樂句,低音部與弦樂器(撥奏)都只打拍子。後半小提琴會奏出旋律,但仍以鋼琴為主。音樂聽起來一直在轉動不停。

第4變奏:中板(Moderato)。又陷入沉思中。弦樂器一直拉長音符,鋼琴靜靜的彈奏思念的旋律。

第5變奏:同樣的速度(L’istesso tempo)。小提琴持續奏出32音符旋律,主題在大提琴,鋼琴加以伴奏。中間有一段,鋼琴以16音符的6連音符與7連音符獨奏,並在高音部彈奏主題。之後,小提琴奏一段主題,馬上又給大提琴接下去。小提琴又回到32音符旋律。整個變奏聽來像在痛哭。

第6變奏:很快的快板(Allegro vivace)。這段音樂轉入降B大調,較短較活潑。主題先在鋼琴,然後大提琴,而小提琴。鋼琴以強音結束這段變奏後,直接進入d小調的長大尾聲部。

尾聲:行板(Andante)。悲痛而腳步蹣跚的旋律,在各聲部交替出現,不久,鋼琴以琶音伴奏弦樂器,最後還加上許多3連音符。(也有人把這一段分為行板(Andante)部分與稍後中板(Moderato)部分而作第7、第8變奏)。


第3樂章:有力的快板(Allegro risoluto)d小調。

很像柴可夫斯基鋼琴三重奏曲的樂章。音樂雖短,但雄渾多感的鋼琴表現力支配全章。無處安排的悲痛感情,讓作曲者激動的敲打鋼琴鍵盤。不久,弦樂器加進去喊出悲慟的聲音。那是會撼動聽者心靈的激烈又深刻的音樂。最後第1樂章序奏的主題旋律回來,延長的大提琴與鋼琴,以最最弱音結束全曲。那好像是在喃喃悼念逝者安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3-9-9 01:53:26 | 只看该作者
鋼琴三重奏曲第1號g小調,遺作,「悲傷三重奏曲」

『悲傷三重奏曲』(Trio lgiaque)是拉赫瑪尼諾夫在其創作初期譜作的兩首鋼琴三重奏曲。第1號寫於1892年還在莫斯科音樂院唸書時,是一首單一樂章g小調的作品。這首作品拉赫瑪尼諾夫還在世時沒有出版,以致有一段很長的時間被人遺忘,到1947年才以遺作問世。第2號是1893年在音樂院畢業後所寫的d小調作品。


1891年1月18~21日,在莫斯科作曲,由作曲家自己擔任鋼琴,友人擔任小提琴與大提琴首演。這是作曲家19歲時的作品,但在鋼琴部分,已發揮驅使超絕技巧釀出多采多姿音色的才能。

此曲與一般鋼琴三重奏曲有異,採用單一樂章形式。其曲式雖然使用古典奏鳴曲式,但開展部就羅列12段插曲,而且全曲的速度設定,以開展部相隔,其前後大致形成顛倒次序的進行,因而全曲就有對稱的形式。

在相當於呈示部的前段,弦樂奏出細碎而甚弱的伴奏旋律,引出鋼琴「痛哭的緩板(Lento lugubre )」的第1主題。這段悲歌由大提琴、然後由小提琴接下去。強調這主題加深印象之後,經過鋼琴的一段過門樂句,小提琴在鋼琴伴奏上提出第2主題。音樂逐漸高漲,衝入開展部開始開展第1主題。從呈示部到開展部,音樂總是在飄動。([Lento Lugubre - ] pi vivo - con anima - appassionato - tempo rubato - risoluto )。到後段的再現部,主題依曲式再登場,但這一次演奏第1主題的是弦樂器,鋼琴則擔任伴奏部分。第1主題最後以送葬進行曲( Alla marcia funebre)再現,並以弱音結束全曲。

譜寫這首「悲傷三重奏曲」的動機,以及有這樣曲名的緣故都不得查考,但從貫穿全曲的哀傷、擴大的樂曲結構、以送葬進行曲結束樂曲等樣式來看,顯然是模仿柴可夫斯基「一位偉大藝術家的回憶」無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9-9 01:49:03 | 只看该作者
《科莱里主题变奏曲》Variations on a Theme of Corelli

《科莱里主题变奏曲》Variations on a Theme of Corelli 是拉赫玛尼诺夫最后的一部钢琴独奏作品,于1931年根据小提琴家阿卡爵罗·科莱里的《小提琴奏鸣曲集》(共十二首)中第十首的第四曲称为“弓法艺术”的变奏曲集而写成,并于当年10月在蒙特利尔首演。全曲由主题,二十个变奏及尾声组成,充满艰深的技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钢琴别院

GMT+8, 2024-5-6 07:53 , Processed in 0.09331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